2020
.
07
.
05
日前,農業農村部辦公廳、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了《關于進一步明確畜禽糞污還田利用要求強化養殖污染監管的通知》。在此之前,今年5月農業部還發布了《農村三格式戶廁運行維護規范》、《農村三格式戶廁建設技術規范》等相關政策法規。一再強調,鼓勵糞污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的問題。這幾項政策的頒布時間相隔不到一個月,都一再鼓勵和要求糞污還田的措施,可見當下糞污還田的急迫性和重要性。數據顯示,人的排泄物只占污水總量的約百分之一,但卻含有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和絕大部分氮、磷等營養鹽。常規模式下,食品生產消耗的磷肥、鉀肥都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資源,氮肥的生產需要消耗大量能量,并造成大氣、水體污染。這些元素隨食品富集于人的排泄物中,隨著污水進入下水管道,流入污水處理廠或者直接排放至水體。在污水處理廠中,絕大部分的磷和氮積累于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。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其它組成成份,難以作為肥料回歸農田,原有的綠色能量循環在這里被徹底截斷。而土地失去的肥力,只能依賴化工肥料來補充,帶來土壤退化、板結等問題。為了解決污泥無害化和減量化處理的難題,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相應技術,如燃燒、裂解等方案。這些技術雖說具備有效處理污泥的潛力,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攻克的技術難題,比如能效偏低、對污泥熱值要求過高等。佳凈潔集團主張通過微生物技術解決糞污還田難題,其設計研發的智能無水生態廁所,有著如下優勢:該廁所自帶循環處理系統,通過微生物降解原理,就地分解糞尿為固態和液態有機肥料,無需水沖及清運。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可以節約水源、源頭杜絕水體污染,另一方面還可以將降解而成的有機肥還田,增加土壤肥力。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、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,解決糞污問題,越來越需要統籌糞污處理過程中的各個環節。佳凈潔智能無水生態廁所的出現,正好補齊了塑造綠色生態循環中的技術缺口,實現變廢為寶、變害為利。